【為了讓同事們在工作中,以逐步累積的方式,建立一套我們專屬的公司文化,我們會不定期在發薪日一併贈送「公司文化的選讀書本」,以輕鬆的個別閱讀方式,在潛移默化之中,一點一滴地形成彼此共同的理念與默契,這就成了我們公司文化的一部份特色囉!】

 

2007年12月書單 ----

《美學的經濟》: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 

作者:詹偉雄  

出版社:風格者

 

 

 

<內容簡介>

  「在這個數位年代裡,你有高IQ、好EQ,可能還比不上你有吸引人的AQ(審美指數)重要」。
  這是「美學的經濟」作者詹偉雄,對台灣經濟、企業人、工作者提出美學的忠告。
  這本書,並不是硬邦邦的財經論文,也不是錢銅味重的理財書,卻是雋永小品的財經散文,透過他對台灣社會變遷的六十個微型觀察,見微知著,提出創新、美學價值,但背後蘊涵文化涵養的厚度,值得玩味再三。
  近十年來,儘管政府提出宏觀雙兆計畫、觀光倍增計畫、企業老闆南征北討、勞工們超時打拼,但台灣國民平均所得仍在一萬二千至一萬四千美元徘徊,難道台灣面臨成長的極限嗎?
  觀察國內企業,台塑王永慶經營理念的堅持、台積電張忠謀的創新執著、鴻海郭台銘的高壓紀律與無限權力意志、奇美許文龍的無為哲學或平等主義等,但台灣卻是製造代工廠,如何投資設計品牌,輸出創意、美學,創造高附加價值,值得省思。
  其實,企業要創新,就是要創造顧客最新鮮的幸福感。而「幸福感企業」,就是隨時提供顧客「更快+更便宜+更好+消費驚喜」產品。你的企業產品有做到嗎?
  作者指出,一個社會愛美或不愛美,跟國內生產毛額(GDP)息息相關,包括商品美學、城市美學、品味美學、品牌美學、服裝美學、使用美學、設計美學等。
  在商品美學、品牌美學、服裝美學方面,如美國蘋果電腦的iPo d、日本新力Sony、法國LV、義大利亞曼尼Armani、德國BMW等產品,在全球市場熱賣或搶手,顯示美學經濟體,就是創新經濟體,無法複製,具有高消費群。
  設計,就是國力。以亞曼尼品牌為例,已成為國內新企業家嚴凱泰、蔡明忠、殷琪等人鍾情的服裝品牌,隱約地秀出優雅、低調、時尚風潮。
  在城市美學方面,以愛爾蘭都柏林市為例,它本來與台北市一樣,僅是世界地圖上不起眼的小城,但目前都柏林已成為當今全球軟體工業重鎮,擁有九百家公司與三萬名世界各地工作者,總產值僅次於美國。
  探究原因,愛爾蘭政府刻意拓展都柏林市豐富的人文藝術傳統,包括小說家喬伊斯、劇作家貝克特等不同文藝觀光季活動,吸引各地創意人才居住,漸為全球注目耀眼創意城市。
  至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,只有七十三萬人口,是台北人口四分之一,除了擁有安全、輕快的腳踏車步道及全球合法情色市場的紅燈區外,更擁有科技城與金融中心,但背後「容忍」、「多元」、「實用」的獨創文化風格與生活態度,才是城市美學的核心靈魂。
  作者說,老外喜歡到日本京都去觀賞庭園與枯山水,或喜歡購買Sony電視機,其實背後的深層動機都是一樣的,那就是他們「買」的都是日本人的文化能力與文化技術,一脈相傳於川端康成的小說、小津安二郎的電影、三島由紀夫的切腹。
  反觀台灣,台北市除了舉行美食文化的牛肉麵與文化藝術節活動外,台灣擁有張大千、胡適、錢穆、林語堂、李安、侯孝賢、林懷民、李梅樹等人文豐厚資源,不必太辛苦、也不必太用力,可透過文化創意,發揮城市美學,可創造無限大的經濟商機。

----中國時報《書摘》2005/10/08【唐玉麟/整理】

 

<為何要寫這本書>----詹先生在自己的部落格上交待了以下這段文字

 

        台灣經濟的未來會往哪裡去,沒人說得準,但可以確定的是:再也難回到製造業主導的昔日了。理由很簡單:在中國崛起之後,「製造」的報酬基準點一下子拉到最低,除非我們願意大幅降低所得,否則就無法再靠製造業,拼各種政治人物的口號經濟。

        對於西方,或高所得國家來說,由於有了「中國」或「東歐」這兩個世界工廠提供製造服務,這些社會裡的經濟活動,自然而然,就把重心由「生產」轉到「消費」(當然,我的老師葉啟政會說:還有更多原因,促成了由「生產」向「消費」的移動,容後再表)

        這是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,自十九世紀大規模工業革命以來,這是工業化國家第一次把「生產」從發展的agenda上移開,連帶地,人們的心智、學術、社會實踐、日常生活、制度等各層面,都開啟了大胎動。

        九年代到今天,這些富裕國家社會變遷的最大特色,就是人人「學習如何花錢」,或者是「如何透過花錢,來賺錢」。這個過程,許多人稱之為「消費社會的崛起」,不管這字眼在老一輩、勤儉持家的人耳中聽來多麼刺耳。

        而「消費社會」是透過哪種機制,和我們日常生活搭上線?我的觀察是:「美學」。過去,這個字眼是哲學系裡的課程,但今天,人人都會使用──雖然未必能理論化它,但光憑個人的敏感和可感經驗,加上日常的學習,已完全足夠提供消費社會自我繁殖和成長的能量,更何況──有愈來愈多的媒體,來教你各種的「美之可能」、「美的知識」(很多人看《壹周刊》,是看它精采的各種「消費故事」和「配比建議」,而非「八卦」)

        舉例來說:很多上班女生都有超過30雙的鞋子,男生有超過30條的領帶,這些「裝備」能幫助你「理想化」今天的自身意象,你希望今天是這樣或那樣地,被同事、長官、客戶或外遇情人如此看待,由一雙鞋子和一條領帶起,你每天都可創作不一樣的自我。

        乍看下——美學的經濟,看來棒極了;但其實它是種「悲喜交集的福音」,它的內涵中有更多的壓力、創傷和苦痛,當「創作自我」變成一種義務(老闆天天指著你:「要給我有創意一點!」),當你的企業因「市場fashion化、蜉蝣化」而疲於奔命,當女人和男人的櫃子,再也裝不下由賣場帶回來的行頭,你會發覺:工作、人生,都需要重新思索。

        這本書是我自己的思索歷程,它最早、最早的緣起,來自於九年代中期的某一天,我在購買某一件商品時,突然發現:就在簽下信用卡帳單的那一刻,方才所有的購物快感,居然一下子消失無蹤了……(這歷程我老婆可作證)。由這個很私我的出發點,延伸向全球化社會和經濟,由消費開展到工作(甚至波士頓紅襪隊),從工業設計、品牌工程,過渡到美感、快感、風格的社會。

        這是一本middleware(借用IBM軟體事業群的概念-在操作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間,搭個可互相理解的中介平台)概念的書,嘗試在西方理論和台灣生活,當個轉譯者,議題雖然雜七雜八,但思索的線路是單純的:我們如何面對眼前非常熟悉、卻又高度陌生的世界。

     ---- 轉貼自 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wh_chan/archive/ 2005/08/02 /8823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居逸設計+江榮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